前不久,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高庙王镇中孔村,看到农民们收割完了黄澄澄的小麦,中国农业大学(下称中国农大)农学院宿振起教授团队兴奋不已。当地种植的小麦正是宿振起教授团队研发的植物新品种“农大761”。
宿振起说:“从播种到收割,我们一直和农户待在一起。这些小麦就像我们的孩子,看着它们一天天地茁壮成长,到最终收获归仓,我们心里的石头也终于可以落地了。”
在中国农大,如宿振起这样成功把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自“十三五”以来,学校已完成签订专利及创新成果转化合同370余项,转化金额累计超3.3亿元。
(资料图)
优化流程 打好种业翻身仗
“从2019年起,我们与山东一家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农大761’等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工作。目前,该品种通过了山东省引种备案,在大面积展示和示范中,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列为该省主推的小麦品种之一。”宿振起介绍。
2022年,宿振起团队在山东省聊城市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其中在聊城市阳谷县定水镇殷坡村的2000亩示范田里,“农大761”平均亩产达750千克以上。在示范种植过程中,该新品种产量较普通品种的产量提高8%至10%。
“在做优上述新品种的同时,团队继续培育新品种,目前‘农大753’‘农大171’‘农大179’等新品种均也已顺利实现转化。”宿振起表示,这些新品种顺利转化的背后正是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给予团队的极大帮助。“我们每转化一种新品种,技术转移中心就会加快审批流程,整个流程仅用20多天。”宿振起说,该中心的高效运作充分践行了“创新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创新理念。
2015年,中国农大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使创新成果转化组织架构得以快速完善。中国农大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邓联宏介绍,中心建立了从意向达成到商务谈判、公开公示、学校决策、合同签订、履约监督的一系列转化流程,辅之宣传推广、专家论证、专业评估、收益分配等支持环节,形成了合理、高效、完整的成果转化链条,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成果转化。
不仅如此,在该中心的推动下,中国农大2022年实现了首例以作价投资形式实施创新成果转化项目。项目团队以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转化体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作价投资方式,与央企合作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共同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
拓展渠道 提高成果转化率
在山东一家企业的肉品生产线上,一片片生鲜肉品经过检测仪器,只需几秒钟,检测报告便已生成,肉品的新鲜度、营养成分含量等情况一目了然。“这台设备运用了中国农大工学院彭彦昆教授团队的专利技术,可以对猪肉等肉品实现又快又准检测,企业的成本随之也降下来了。”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说。
作为相关专利的发明人,彭彦昆介绍,根据市场需求,团队研发了便携式、掌上式、手持快照式肉品检测装置等多款产品,通过专利及成套装备技术转让实现量产,已在肉品主要生产加工企业落地应用。
如今,团队也将创新成果应用在了果蔬、粮食和种子等产品品质检测上,在北京和天津等多地的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实现了落地。同时,在中国农大技术转移中心帮助下,团队的成果在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暨产业招商大会等多个重大活动亮相,吸引了众多企业关注。
邓联宏介绍,目前,中国农大技术转移中心正以校企对接、项目集中推介、重大项目路演等形式,向各个渠道推送高价值创新成果,力争提高成果转化率。
创新模式 走出转化新路径
今年5月,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郭岩彬教授收到了一则好消息,团队的生物纳米硒生产技术及相关工艺转让企业后形成的产品已经通过农业农村部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的首次专家评审并完成注册登记,即将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我们以‘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方法及其应用’专利与北京一家企业签订了创新成果转让协议。去年,我们又协助该企业完成首条日产5公斤级生物纳米硒的工厂化生产工艺设计和工厂建设。”谈起成果转移转化的进展,郭岩彬激动不已,“我们历经十余年研发的成果,终于要走向市场、发挥作用了。”
在郭岩彬看来,学校教师创新成果往往是单一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要想快速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需要联合多学科进行多领域的研发布局。目前,中国农大按照“建点布网、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原则,在全国布局构建了“三院两站一体系”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包含5个地方产业研究院、4个地方乡村振兴研究院、139个科技小院、265个教授工作站、24个校外实验站及94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覆盖了全国1000多个县及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形成了服务“三农”工作的最前沿阵地。
依托“三院两站一体系”新型社会服务体系,盐碱地治理“曲周模式”、农业高效用水“石羊河模式”、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梨树模式”等,为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中国农大将继续以支撑产业振兴为核心,在创新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刘弘一)
《中国知识产权报》2023年7月26日5版